除舊佈新:「撣塵」與「送神」
華夏民族於歲末農曆臘月底,於住家或廟宇作「撣塵」與「送神」的歲時之儀。至今,依舊流傳於寶島台灣。
先說「撣塵」:大夥都知它是指「大掃除」,有寫成「掃塵」。但是,編閩南語字典的朋友,寫成「筅黗」;是一疏失。事實上,「筅」是指用竹子作成,沾水刷鍋、茶杯的工具,「黗」是指黑、黃的體物。因此,把「筅黗」當作打掃黑、黃的髒東西,應該也是頗大的誤解。更何況,「筅」音為「險」,也完全不是「慶」。
有不少人寫成「清屯」;音接近,但是意不對。清潔「屯」,是什麼意思?「屯」之原意為「堆積」、「困難」、「防守」、「軍隊耕田」等,與香爐、神尊、空間無關。
比較合理的是「撣塵」;無論是「音與意」皆相對吻合。
先說意,此詞出自《呂氏春秋》,,是一古老的語彙,指「打掃清理灰塵」,有大掃除之意。再說其音,「撣」的河洛古音為「慶」,「塵」為「廷」音。「撣」字有名詞、動詞兩意,前者唸成「鷄毛撣子」,後者則可唸成「撣塵」。
台灣政府配合古老的民間習俗,於農曆12/24 左右,訂為「清潔週」。宜蘭縣府甚至在廟宇,由縣長主持撣塵科儀,動員百姓為過農曆新年而作全縣大掃除。
除了政府或家庭清理環境外,全省各民間宗教廟宇,動員志工「撣塵」。清理香爐,掃除神明金身上的塵灰,為衪更換新的「神衣」、「頭冠」,及清掃整間廟宇。
次說「送神」。過去,在廟宇或家庭撣塵之前,經常先作「送神」的祭儀。
有些人誤解送神之意,是要送走眾神返回天上述職。試想想,廟裏此時把送走眾神,那麼過年期間信徒要拜誰呢?其實,合理的送神是專指送灶神,眾神依舊留在人間護國佑民。
周朝天子、庶民皆祭灶,是與門、戶、井、中霤並列的五種器物崇拜,目的是「崇本報始」。到宋朝以後,灶神的神格由儒教轉化為民間宗教。目的在祈求祂「上天言好事,回府降吉祥」。
至此,有「官三、民四、賤民五」之說。它是指臘月廿三官祀、廿四民祀、廿五賤民祀灶之俗。原本百姓感恩祂賜給眾民熟食;現在轉變為在宅「陰騭」記錄家人善行惡舉之神;再決定記功過,判定生命長短的「司命」之神。
民眾為了討好祂,將酒糟塗抹於灶間,稱為「醉司命」,又備甜食祭拜衪。送灶至天上,希望祂在玉帝面前說好話,而能正月初五迎回祂時,賜福一家老小吉祥平安。
當代台灣,鄉村仍有灶間,或許存在送灶儀式。而在都會區的家庭,廚房的瓦斯爐取代灶,只有極少數人家於廚房貼灶王爺的神禡,仍舊保留此儀式,大部分的家庭已經不再送、祭灶王爺。
反而在三聖或五聖恩主廟的恩主公信仰系統中,灶神又稱「東廚司命真君」,為次於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的大神,仍然保留送灶神的儀式。
說到這裡,在歲末年終之際,我們別忘了「撣塵」並非「清屯」,更不是「筅黗」。如果有信神的朋友,「送神」之際,決非送走眾神,而只是送灶神回天庭。
留言